一些女性一到经期就像被抽走了半条命——小肚子像塞了冰块,疼得直不起腰;经血发黑结块,手脚凉得连杯子都握不住;严重时还会恶心冒冷汗,连床都下不来。
这种被称作"宫寒瘀痛",宫寒在中医里属于 “血寒证” 范畴,多因经期受寒、过食生冷,或体质阳虚致子宫失于温煦,气血遇寒则凝,血脉瘀阻不通,“不通则痛” 便引发经期疼痛。
其实中医早就有应对之法,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款专治经期疼痛的经典方剂 —— 少腹逐瘀汤。出自《医林改错》,是调理妇科瘀血证的传世名方。方中诸药合用,可直击瘀血凝滞的症结,从根源上驱散寒邪、疏通气血。
五灵脂、蒲黄(君药):这两味药是活血祛瘀的 “黄金搭档”,能化解盆腔瘀血,消除结块,让气血在胞宫顺畅运行。
川芎、赤芍、没药、延胡索、当归(臣药):川芎行气活血,赤芍凉血散瘀,没药消肿止痛,延胡索理气止痛,当归养血活血,五药合力增强活血之力,同时滋养血脉,让瘀血去而不伤正。
小茴香、肉桂、炮姜(佐使药):小茴香温通下焦,肉桂补火助阳,炮姜温经散寒,三药如同 “暖炉”,能驱散子宫寒气,让血脉在温暖环境中恢复畅通。
这些成分共同起到活血祛瘀、温经止痛、调经养血的作用,主治少腹淤血积块疼痛或不作痛,或痛而无积块,或少腹胀满,或经期腰少腹胀,或月经频多、色紫黑、有血块等症状。
用量:小茴香7粒 、炮姜0.6克 、延胡索3克、 没药3克 、当归9克 、川芎3克 、延胡索3克 、赤芍6克、蒲黄9克、 五灵脂6克。
用法:加水800-1000毫升,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,温服,每日1剂,分2-3次服。
健康的经期对女性至关重要,它不仅反映生殖健康状态,更与全身气血平衡息息相关。若经期疼痛反复不愈,不妨试试少腹逐瘀汤调理,但需注意经期出血量多者需咨询中医师调整配方,孕妇禁用。愿每位女性都能摆脱疼痛困扰,拥有舒适顺畅的经期。
❖本文仅作知识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,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。如有诊疗需要,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。